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22~2023学年初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历史 初三年级 初中阶段!
当前位置: > 初中阶段 > 初三年级 > 九年级历史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22~2023学年初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
全文共 7 页,默认阅读 1 页
2022-2023学年初三年级模拟试卷 历史 2023.04 注恋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即进择题、填空题和材料解析与探究题),共6页,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50分钟,总分50分 2.选择题的答策用2B铅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填涂,填空、材料题的答案均应用0.5毫米黑色 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苏州吴江梅堰龙南遗址是距今5200年左右的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出土了一些比较完 整的陶罐和磨得又光又滑打着孔涓的石刀、石斧,甚至还有碳化谷物。下列与龙南遗址属于同一 地区同一类型的文明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成周,今洛阳)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 地区。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战争把不同的人群在玫治上连结起来,“中国”一词也慢慢被赋 予更多的政治和文化含义,这表明,秦的统一 A.促进华夏族形成 B.增强了国家认同 C.推动了政治革新 D.消除了民族隔阂 3.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南齐秘书丞肃(王肃)初入国(北魏),不食羊肉及酪浆,常饭鯽 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后,肃与高祖(北魏孝文帝)段会,食羊肉酪粥甚多。”这反映该时 期 A.民族交融发展 B.南北交流密切 C,江南地区开发 D.游牧民族内迁 4.近代学者王赛在《宋平江城坊考》一书中,详细考证了宋代苏州出现的一些街坊地名,诸如纸 廊巷、豆粉巷、米巷、石匠巷、金银巷、醋坊巷、弹子巷、砖巷、药市街、胭脂桥、草鞋桥等。 这些街坊地名反映出宋代苏州 A.文学艺术空前繁荣B.科技创新使利民生C.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D.工商市场相当发达 5.下表为清朝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凑折。由此可知当时 奏折 内容 出处 奏折1 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 雍正七年(1729年)川陕总督 以便文移重军事务 岳钟琪 奏折2 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成都 处防兵就便查察 将军鄂辉 奏折3 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 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 行用 事大臣阳春 A.行政体系完备 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 C.对外战争频繁 D.闭关锁国危机凸显 6.马克思在评价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 26.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领导人早期组织。1955年, 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并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 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7.明治维新期间,推行地税改革,在“ ”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罗斯福新政时 期,推行“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7分,第30题6分,共20分) 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时代部分王朝和政权的主要都城 朝代 都城 今址 朝代 都城 今址 秦 咸阳 陕西咸阳 唐 长安、洛阳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长安(西汉) 陕西西安 汉 宋 东京(北宋) 河南开封 洛阳(东汉) 河南洛阳 B(南宋) 浙江杭州 洛阳(西晋) 河南洛阳 元 大都 北京 晋 A(东晋) 江苏南京 明 应天、北京 江苏南京、北京 隋 大兴、洛阳 陕西西安、河南洛阳 清 北京 北京 材料二15世纪初中国放弃了因长江之利而对航海开放的南京,却定鼎北京,作为一个经济世界, 庞大的中国无可挽回地完成了中心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它背离了应用大海之便开展经济和扩 展影响的方针不管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许无意,它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个时分,中 国在抢夺世界权杖的竞赛中输了一局。 一一摘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都城的选址在整个国家宏观视角下,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改治选择,而将所有选择原则 归结到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长治久安的内涵不仅在政治上号令全国、文化上拥有根基、经 济上保障供给、军事上实现自保,均在其中,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A、B两处的都城名。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 角度说明中国部城变迁的大趋势。(3分) (2》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明朝迁都北京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得 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世界历史背景?(2分) (3)据材料三,概括影响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因素。(2分) 9.(7分)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酒热血,奏响了可歌可泣的慷慨 悲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紫禁城,象征着条钓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围,一 个西方历史学家说:“到了这个时候,它已经到达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 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的地步了”·一一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 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在此之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一一摘编自张海鹅《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2022~2023学年初三年级模拟试卷 南汇教育网历史参考答案汇教育网 023.04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题号 2 3 4 6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D A B A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C A C A B A D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5.私学、太学26.陈独秀、周恩来 教育网 27.殖产兴业、以工代赈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第28题7分,第29题7分,第30题6分,共20分) 28.7分)1)A:建康(1分)B:临安(1分)大趋势:由西到东;由南到北(任意一点1分) 在车拼置男中意于方:使得用大争弯艺风仓心分CO爪 W- 景:开辟新航路或早期殖民掠夺(1分) (③)因素:保障长治久安(1分):政治上号令全国,文化上拥有根基,经济上保障供给,军事 上实现自保(任1点1分) 29.(?分)(1)具体内涵: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条约依据:(辛丑条约》(1分)】 ②)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3点得3分) (3)个人情感角度:对自己对妻子和家庭深情的爱(1分) 民族大义角度:对国家的热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1分) 30,(6分)1)理论基础: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分W。 zZ×100. cor (2)【示例】: 观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分) 七论述: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成为第二次 宇工业竿命最显若的威就,入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和”(第二发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 社会发展,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造成环 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3分,4个事例任答3个得3分;事例须史实与评述完整) W,可见,第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迅显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分)
本页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22~2023学年初三历史二模试题及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