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无答案 高三语文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语文 >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无答案
全文共 15 页,默认阅读 1 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 语文学科试卷 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的古代文献典籍。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总 书记对古籍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仅以北京大学为例,2013年,主席总书记给 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2014年,主席总书记探望哲学家汤一介 先生,了解《儒藏》编纂进展情况;2018年,主席总书记与人文学科的多位学者亲切交 流,与曾翻译《论语》《孙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汉学大师安乐哲教授文谈,希望他更多向 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席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般嘱托,不仅为北京大学做好古 籍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相关高校共同做好古籍保护、整理、出版等工作指明了前进方 向。 。古籍工作不仅仅是少数人文学者()的职业,更是一项事关()中华文脉、 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进入新时代,研究润释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古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卷帙浩繁 韦编三绝因装 B卷帙浩繁 皓首穷经赓续 C车载斗量 韦编三绝赓续 D车载斗量 皓首穷经 因袭 2.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校是涵养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识传承创新的家园,更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 量 B高校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涵养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识传承创新的家 园 C高校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也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 量 D高校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 园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 《过秦论》、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历代奏议类文本的典范。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汉书》《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史书;《诗》是经 书,《左传》是古代解释《春秋》的著作。 C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 “黄昏”“人定”对应现代时间分别为19时至21时、21时至23时。 D.《哈姆莱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 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老舍的《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建安风骨是指怎样的文学风貌呢? 首先,它是指建安时代的诗文(主要是诗)内容充实、感情丰沛的特点。风是指文章的 生气,能够感染人的精神活力。但这种生气和活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作者情志活动的 表现。内容空泛、感情贫乏的作品,显然不可能有多少生气和感人的力量。建安时代的作家, 由于摆脱了儒学的束缚,原本就很注意作品的抒情性。他们又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 感情更是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 由世积乱离,风哀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因而他们的创作容易显得有风 骨。 其次,它是指建安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刘勰说:“练于骨者,析辞 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也就是说,有风骨必然造成明朗刚健的艺术特征。建安诗歌 是从汉乐府民歌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也讲究辞采,但仍然保持了乐府民歌 质朴爽直的本色,不像后来的文人诗那样过分追求纤密富丽的藻饰。这样,其明朗刚健的风 格也就十分突出。 其三,它是指建安诗文风骨与藻饰恰当的结合。南朝的文学家认为,光有风,骨没有藻饰 也不是完美的境界。刘勰说,有藻饰而无风骨的作品犹如野雉,羽色美丽而无力飞扬(即品 格不高);有风骨而无藻饰的作品犹如鹰隼,虽能高飞而不够美丽。最好是藻饰与风骨结合, 这才是文章中的凤凰。钟嵘也说,文章应“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而建安作家的诗文 (尤其是曹植)既有一定程度的华美,又不至伤害风骨。因而人们在提倡建安风骨时,实际 不止肯定了它有风骨的一面,也肯定了它风骨与藻饰相结合的一面。所以钟嵘对曹植的评价 特别高,说他“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是自古以来最杰出的一家。 (节选自路玉明《“建安风骨”是指怎样的文学风貌?》) 材料二: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不的同母弟。他自幼以才思敏捷为曹操所宠爱, 几平立为太子。因而曹不称帝后,他就一直受到猜忌与压迫,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以曹操的 死为界,曹植的生活与创作可以划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中,《送应氏》之一描绘 洛阳荒芜的景象,表现了对战乱时事的感慨。《白马篇》《朝钽篇》则以高昂豪迈的词句, 抒发自己“捐躯赴国难”的志向和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的诗歌中,《七哀》《美女篇》借 女子不遇的哀伤,写出自己空怀壮志而无从施展的痛苦。《野田黄雀行》以少年拔剑破网救 雀的故事为喻,抒写自己不能解救朋友脱离危难的悲哀。《赠白马王彪》用愤激的语言,指 斥曹不所加于他的迫害,并反复倾诉了他的苦闷以至对人生绝望的情绪,感情极其强烈。此 外《杂诗》六首也是抒情的佳作,尤其是第五、六两篇,表现出不甘闲居而宁可以死报国的 壮烈情怀。在建安诗人中,曹植留下的作品最多,历来也最受人们的推崇。他的诗非常讲究 艺术形式,刻画工致,辞藻华丽并注意到对仗的运用和锻炼警句,由此明显地改变了中国 古典诗歌的面貌,成为杜甫以前诗界最高的典范。不过他仍然注意吸取乐府民歌的长处,而 且所作大都有充实的内容与深厚的情感,所以能保持刚健明朗的风格。此外他的《洛神赋》 也是一篇千古名作。它以精炼妍丽的语言和浓厚的诗情,描绘出洛水女神艳美绝世、多情而 纯洁的动人形象,从中寄托了作者某种迷惘的追求。 (节选自路玉明《“三曹”是指谁?“建安七子”是指谁?他们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材料三:
本页是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无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