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辽宁省名校联盟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高三语文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语文 > 辽宁省名校联盟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文档全文为 20 页,默认阅览 1 页,阅读全文请先下载!
辽宁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趣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最近40多年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时期美学 研究的审美自律论阶段,这一时期的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美与艺术的本 质问题:第二阶段是新世纪美学研究的文化他律论阶段,这一时期美学研究积 极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主动回应大众文化的欲求,重点强调美学研究的分散 化与区域性特点:第三阶段或者说新时代中国美学的发展一定要突破“泛美学” 倾向,应该从审美研究和文化研究发展到跨文化研究。 美学与文化的结合形成文化美学,其主要表现是立足于各自民族文化的立 场,质疑西方美学的普遍有效性,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反对对美学做出统一规 定,如提出东方美学、中国美学、日本美学、印度美学等。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是对文化美学的超越,是对美学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 它体现出一种将美学的内部问题与外部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综合研究的 体征,既不放弃美学自身固有的老问题,又不拒绝回答文化研究提出的新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美学到文化美学再到跨文化美学是美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 求,这是从美学发展的角度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换言之,跨文化艺术美学体 现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几十年来,以大 众文化为主要研究旨趣的文化研究对美学研究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当前的美学研究一直努力在对这种冲击和挑战进行积极回应,以此深 度介入当代审美实践出现的全新的文化问题,及时总结新媒体艺术以及在全球 化背景下产生的跨文化艺术门类。在此背景下,跨文化艺术美学正是对文化研 究的积极回应,将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型艺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是对美学 研究领域的拓展。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问题。“古今”为跨文化 艺术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中外”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的空间维度。长期 以来,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叠加的,由此出现了“中为古”(即 把中国等同于古代)、“西为今”(把西方等同于现代)的中西二元论模式。 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首先要分割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的叠加,复原“中外”与 “古今”各自的原初含义,实现美学研究跨越中外与跨越古今的平等交流与对 话。 跨文化艺术美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跨文化艺术的美学研究:第 二是艺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跨文化艺术,作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 是指跨越不同文化界限的艺术,包括跨文化艺术创造、跨文化艺术作品、跨文 化艺术欣赏和批评等。跨文化艺术创作,是从作者层面对跨文化艺术的界定, 例如一位作者处于异文化环境中并受到异文化影响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或者不 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作者共同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这都属于跨文化艺术创作。跨 文化艺术作品是指作品中吸收了异文化的因素,或者借鉴了异文化的艺术技法 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或者是对异民族艺术作品的再创作。对跨文化艺术创造, 跨文化艺术作品和跨文化艺术欣赏和批评进行美学研究显然属于跨文化艺术美 学的题中之义。 跨文化艺术美学,无论是跨文化艺术的美学研究,还是艺术美学的跨文化 研究,都是新课题,需要付出许多艰辛和努力,也需要许多同行的共同协作。 跨文化艺术美学因其对美学研究.的新发现与新思考,必将成为当代中国关学研 究的发展新趋向。 (摘编自李庆本《跨文化艺术美学: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新趋向》) 材料二: 从20世纪初期到中期,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都借助西方古典美学思 想来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结合,做出中西美学融合与对比的解释,构建出中西 跨文化美学的初步形态。但20世纪中期开始到21世纪,随若语言、媒介等因素 对具体艺术形式的介入,中西跨文化艺术美学难度更高也更复杂。 通过分析当今跨文化艺术美学中语言符号、审美意识形态、文化习性三个 难点,来寻找克服三种跨文化美学阻碍的可能性。首先,对语言符号在艺术形 式中难以转化、难以传达深度美学思想的问题,图像转化和图像研究可以是一 条路径。就最能体现中国戏剧美学的戏曲艺术而言,突破戏曲是一种视听艺术 综合体的观念,在跨文化过程中先将语言符号功能弱化,通过图像符号建立文 化视觉符号,再通过文化视觉符号建立一种民族艺术符号象征,从而最终进入 到完整的戏曲艺术中,让西方通过戏曲了解中国艺术美学。第二,在审美意识 形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传播与交流的屏障时,灵活运用艺术作品的商品功能, 适当巧妙地避免审美意识形态冲突的尴尬境遇。第三,在艺术跨文化中因文化 习性陌生化而影响到审美方式,用分离式的经验审美来替代介入式的经验审美, 甚至用想象来替代经验,是避免艺术作品跨文化因文化习性陌生化的方式之一。 当然,以上这三种方案也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跨文化艺术美学构建中的 问题,无法做到彻底地消除跨文化艺术美学构建中的障碍,如果要做到中西跨 文化艺术美学的平等,更需要使西方美学家和艺术家对中国美学与艺术产生兴 趣,做到自觉融合。所以需要挖掘艺术在跨文化进程中的难点,有利于进一步 解决跨文化的问题,进而促使西方从美学理念与艺术实践两方面理解中华美学 精神,去实现跨文化艺术美学的中西文化平等跨越。 (摘编自李一帅《构建跨文化艺术美学的难点思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美学由美学与文化结合而成,强调文化的特殊性,反对对美学做出 统一规定。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是对美学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 B跨文化艺术美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面对新课题,我们需要付出许多 艰辛和努力,也需要许多同行的共同协作。
本页是辽宁省名校联盟百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