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高三历史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历史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文档全文为 10 页,默认阅览 1 页,阅读全文请先下载!
沈阳二中2022一2023学年度下学期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23届)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三备课组审校人:高三备课组 说明:1.测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2.雾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I卷 (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计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浴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 盖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功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 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波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河姆波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条件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2.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榉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 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居减阳,杀秦降王子婴, 《史记·项羽本纪》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贷宝妇女而东。”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 D,焚书事件浩成了文化断层 3,唐代不仅有象征若丰收的丝绸图案,更有了以丰收命名的丝绸,如“瑞老绫”“散花绫”等。散 花绫是河北道邢州的特产,“散花”即“撒花”之意,在黄底上撤满白色的四那碎花,寓意为天空 澈下了满天飞雪,瑞雪飞舞丰年到。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的农耕意识 B.唐代昂扬上进的时代风,貌 1.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河姆波遗址保留了大量裁培稻谷遗存,据推测堆积层稻谷的重 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看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 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可知河姆波时期,已 经出现了原始农耕,农业生产出现,且能够建造房屋,这说明河姆渡人已具备了一定的定居 条件,B项正确;材料除了涉及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也提到河姆渡遗址具有 一定的农具和能韵够建造房屋,A项以偏概全,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 推广进入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时期,除℃项,材抖未涉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农耕水 平的对比,无法得出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排滁D项。故选B项。 2.C【详解】根据材料“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 杂烧之”、“始皇置酒威阳官,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居成阳,杀案 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中提及秦末 战争也焚毁了大量的文献书籍,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符合题意,℃项正确;材料末 强调焚书带来的具体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郴除A项;材料未涉及有没有下令焚烧书籍, 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焚书对文化的具体影响,不符合题意,除D项。故选C项。 3.A【详解】根据材料中“象征着丰收的丝绸图案”“以丰收命名的丝绸”“瑞雪飞舞丰年 到”等信息可知,唐代的丝绸不仅技艺高超,在图案选择上选择承载农业丰收的场景,奇托 了唐人对于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景,是中华文明重视农耕技术的时代象征,A项正确;材料与 昂扬上进的时代风貌无关,除B项,丝织技术转型是在元代,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中 西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5,B【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地方官员不遗余力地向富民、僧侣劝捐,甚至不惜捐出俸禄修 建桥梁这一重要的是础设施,说明地方官员具有浓厚的经世情怀,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 与官员劝捐没有关系,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 央集权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6.D【详解】据材料“如图所示为康熙年间王犟所画的《康熙南巡图》(局部)”可知,作 为绘画作品它具有艺术价值,同时该画作再现了康熙南巡的某一具体场景,具有珍贵的史料 价值,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康熙南巡图》(局部),未涉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除A项;据材料不能推断康熙统治时期的国力强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康熙 南巡图》(局部),未涉及其勤政与爱民的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 7,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62一1900年中国剑力的37所新式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技 术类为主,说明对西方的学习以实用性为主,D项正确;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西学传榴 范围有限,除A项;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除B项;C项说法过 于绝对,晚清时期的教育体制并不完善,除。故选D项。 8.4【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担任第六期广州侬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期间(190年5至9 月)开展的主要教学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成立了多个农民问题 研究会,编写《农民问题丛刊,关注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反映出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提高 农民觉悟的重要性,A项正确;“始终”一词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科没有涉及北伐, 排除C项;土地革命是在1927年后提出的,时间不符,除D项。故选A项。 9,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彭德怀认为中国士兵明确盐战的目的,人力资源雄厚,强调了 中共坚定的抗战立场,B顶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日本侵华的言论,除A项;材料只提到梦 战的士气和兵力,未涉及对胜败的言论,除C项:材料是对抗战的整体表述,并不是具体 策略,除D项。故选B项。 10.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对美国,一方面,我们要争取主动,公开主张与他们和平共 处,建立外交关系,解决台湾问题,欢迎他们来中国,另一方面,在原贝则问题上,寸步不让, 坚持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既要保持独立精神,同时也要争取主动, 可见新中国诚立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 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嗌,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从我国人民 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临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 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B项正确;我国坚持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方针,并非无底线的开放和包容,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 外交方针,除C项;根据材料中既要保持独立精神,同时也要争主动的态度,可见外交并 非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 11.4【详解】根据材料“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誉权益保护法》等项法律”可知,1990年我国陆卖领布的一系 列法律。结合所学可知,198年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根据材料“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工 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可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政府使用宏观调控手段, 保障粮食供应和粮价的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根据材料“深圳隆重 举行庆祝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招待会”可知,玫府续推动深圳的对外开放。根据材料“经 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可知,我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 改革,推动改革开放。综合以上分析,199∞年一些领域的重要表现都反映了我国续推动 改革开放的决心,A项正确,1992年我国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目标,除B、C项;材料抖针对的是国内事务,除D项。故选A项。 12.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城在修建时继承了传统的神庙等建筑,体现了传承性,凯 旋门、大道、水渠等建筑则属于创新,也为后世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因此罗马城的修建体现 传承与创新的理念,A项正确;当时的罗马没有建立民主政治,滁B项;修建或修复神庙 虽然体现罗马神权色彩,但目的是屋大维借助宗教强化皇权,除C项;材料中“有17次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场、大道、水渠等”不能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排除D项。故 选A项。 1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甘蔗种植园在加勒比海地区广泛发展会促使蔗糖产量增加, 导致蔗糖价格下降,℃项正确;材科叙述加勒比海地区甘蔗种植园的发展,没有体现西、葡 资本主义不浙发展,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州格地物价急速上流,除B项;加勒比海 地区属于中美洲州,材料没有体现北美洲桶入大量黑人奴隶,除D项。故选C项。 14.A【详解】根据材料“18一19世纪中明”可这种状况发生的时代大背景是工业革命, 根据材料“各郡女孩子离家年龄逐渐降低”“她们在16一25岁期间竟然能够为自己积聚价 值不菲的嫁妆”,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状况源于技术和产业的革命,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 中产阶级妇女要求妇女选举权,并没有体现是香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力,除B项;启蒙运 动是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除C项,无产阶级登上玫治舞台与该材料无关,除 D项。故选A项。 15,A【详解】根据材料“还拥有优越的组织能力和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兵员和给养 都是以强制手段从农村征调的”可知,这一时期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玫策,农业方面 是余粮收集制,A项正确;粮食税是新经济玫策的表现,与材料不符,除B项;农业集体 化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玫策,时间不符,排除C项;指令性计划体制也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特征,时间不符,除D项。故选A项。 16.C【详解】依据材料“尽管各国内部都不能在短期内建成真正的国内命运共同体,但是
本页是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