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河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高三历史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历史 > 河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全文共 4 页,默认阅读 1 页
河北省2023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演练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西周中期开始,金文中出现了一些有关财物、田地交易的内容,卫鼎、卫盉等铭文记录的物品 交易是在王朝官员的审定和主持之下完成的。土地田产买卖兼并之风愈演愈烈。这一局面的形 () 成 A.反映出井田制走向了瓦解 B。表明王室权力衰落趋势已经出现 C.说明市民阶层在迅速扩大 D,体现出商品经济影响了民众生活 2.《齐民要术》记载了六世纪时北方的肥料种类有人粪尿,牛、羊、猪等畜粪,以及蚕矢、缫蛹汁、 兽骨灰、草木灰、陈墙土等。还介绍了一种造堆肥的方法一“踏粪”、熟粪等,对基肥和追肥 的施用法也作了具体的叙述。书中所载内容 A.形成了古代系统的农业种植理论B.说明《齐民要术》是最早的农书 C.有利于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 D.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共同发展 3.《左传》原名《左氏春秋》,西汉班固改称为《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朱 熹在评价《左传》时说:“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由此可知,朱熹 主张修史应 A.关注治乱兴衰的规律 B。注意历史现象背后的伦理 C.创立史家的一家之言 D.学习《资治通鉴》的手法 4.元代官方通用语言有汉语、蒙古语、波斯语等多种语言文字,元代文书行政书写形式中存在着以 多种语言文字合璧的现象。官方颁发的文书、牌符,以及辞书、碑刻等也以多种文字合璧的形式 书写。清朝沿用并发展了合璧形式书写。元清时期这一文书书写的做法意在 A.学习中原的封建文化 B,展现政府工作人员才能 C.实现国家政令的统一 D.加快多元一体局面形成 5.明清政府均设专门官员管理海洋资源,广泛征收渔税和盐税,并对珍珠等海洋资源的生产实施官 营垄断。明清时期的这一举措 A.开创了中国古代海洋开发先例 B.开始了国家海洋保护的工作 C.对海洋资源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D.禁绝了民间对海洋资源开发 6.有学者查阅鸦片战争前几年间英国关于中国的交涉档案发现,英国政府对驻华代表作出的指示, 其主要内容既非外事交涉,也非司法纠纷,甚至不是商贸事宜,而是与中国官府文件交往的称谓、 书写格式、转递方式。英国政府的行为反映了 A.文书交往存在形式差异问题 B.中英外交体制的碰撞问题 C.英国意在解决中英贸易逆差 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的市场 7.下表是20世纪前期中国三类货币量的构成简表,由这一简表可以推知中国 年份 1910 1920 1936 白银和铜币 67 63 20 中国 银行纸币 4 8 23 银行存款 29 29 57 A,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国家的白银快速外流 C.金融业近代化加速 D.民众注重资金的积累 8.从1938年起,中国领导人领导的军队抵御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近59%,1939年62%,1940 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由此可知,抗 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 A.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B.人民军队抵御日军的比重逐年增加 C.八路军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主力 D.领导人全面抗战路线得到贯彻执行 9.1948年,陈伯达写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中,蒋介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1981年的电影《西 安事变》,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坏人: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刻画了蒋介石在现场为抗 战牺牲的将领王铭章主持追惊会,镇定自若的面对日军飞机的扫射轰炸。蒋介石形象的变化反 映了 A.对蒋介石的认识发生巨变 B。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了合作 C.中国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 D.改革开放促进史学研究变化 10.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到1983年,全国社队企业增加到134.6万个,其销售、劳 务收入达到928亿元.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的非农业产值达到3472亿元,超过了当年全国农 业总产值。1988年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值,相当于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6%。这一时期非农产业发 展 A.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B.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快速 C.说明了农村传统种植业走向衰败 D.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 11.12世纪,随着意大利商业的发展,博洛尼亚大学最先开始了对罗马法的研究。一是研究和注释 罗马法典籍,将罗马法作为一门学科来了解:二是通过评论和引用,将罗马法引入社会司法实践 中,或者用罗马法改造粗陋的封建法律,再运用到生活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对罗马法的研究, 反映了 A.欧洲国家和王权在加强和扩张 B.罗马法促进了罗马帝国商品经济发展 C.中世纪意大利市民阶层的发展 D.中世纪大学学术研究的主体是罗马法 12.1522年,马丁路德将伊拉斯谟编撰的希腊语版《圣经》翻译成德语。在翻译过程中,他采用了 一种从中东部和南部地区方言中选取相应词汇作为基本语义单位而“创造”出来的全新书面语。 马丁路德的翻译举措 A。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先河 B,扩大了教皇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 C.有助于近代德意志兴起 D.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德国的复兴 13.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母国对殖民地的贸易独占和垄断,对二者而言是双 输,唯有“逐渐放松殖民地贸易”,进而实行自由贸易,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英国首相谢尔本 在1782年也宣称“贸易优先于统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追逐经济利益和贸易自由成为必然B。英国放松了对各殖民统治的控制 C.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度确立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最终得以确立 14.1942年末,毛泽东在《解放日报》社论中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说:“斯大林格物之战,英美报 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则形势将和去年完全两样。”由此可知,毛泽 东的评说 A,准确分析了该战役历史影响 B.为中国抗日战争指明了正确道路 C,意在否定英美对该战役认知 D。调和了苏联与英美两国间的矛盾 15.1933年66岁的美国人汤森失业,一贫如洗。他目睹了许多与自己境遇相似的老人后,写信给 报刊说:让那些年轻时为国家繁荣做出贡献的人,在晚年陷于生活无保障的状态是不公平的,国 家应该解决老年人贫困问题。该信件当时引起了社会轰动。这表明 A.经济危机解决步伐加速 B.老人的贫困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C.美国社会贫富悬殊巨大 D,美国社会反思自己的国家政策 16.1990年,《世界历史杂志》创刊,该杂志的创刊是全球史形成专业研究领域的标志之一。2006 年,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首次出版《全球史杂志》。2007年,《新全球研究》创刊。2008年,“全 球史和世界史网络”创立于德国的德累斯顿。这些历史刊物和机构的出现意在 ( A,改变世界史研究方向 B.加强世界各地学者之间的联系 C.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 D.突出西方在研究全球化中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带着包括古钢琴在内的诸多西方文明成果漂洋过海来到中 国,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才日益密初。利玛美米到中国后辗转多地,广交仁人志士,了解中国文化, 传橘西方文明。他的朋友就包括科学家徐光启和李之藻。《坤典万国全图》是利玛宾与李之藻结
本页是河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