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2022年北京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析 中考真题 初三年级 初中阶段!
当前位置: > 初中阶段 > 初三年级 > 中考真题 > 2022年北京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析
全文共 22 页,默认阅读 1 页
2022年北京中考历史试卷2)②;理由:交通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世纪中期,1825 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 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社会状况: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 岛,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原则规定,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 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美国内战是 1861-1865 年,由此可知是这一旅行应该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3)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 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 和海围。15 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是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 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社会出现关注东方的热 潮;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迫使欧洲人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文艺复兴倡导人要实现 自己的价值;指南针运用于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家事迹: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等皆可。 (2)根据材料“英国已割占香港岛、美国内战结束不久”可知,是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选②;判断 的理由从交通工具的角度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 18世纪 60年代到 19 世纪中期,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 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这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社会状况的角 度看,1842 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原则规定,英法美三国胁迫清 政府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美国内战是 1861-1865年,由此可知是这一旅行应 该发生在 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3)根据材料“我们腰杆就硬了、面向全球现场直播”可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有利 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4. 北京农业的起源、发展与现代化 材料一 北京地区农业考古成果(部分) ① ② ③ 新石器时代石磨盘和石磨棒(用于 加工谷物),平谷上宅遗址出土。 此处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遗址 东汉陶仓(粮仓模型),昌平半截 塔村汉墓出土 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铁镰(用于收 割农作物),延庆胡家营遗址出土 (1)将材料一中的考古成果按所属的历史时期排序。(写序号)任选一项 .... 成果,说明该时期北京地区的生产状 况。(示例除外) 示例:②;说明东汉时期重视粮食储存,折射出当时北京地区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21 / 22 材料二 金朝将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契丹人迁到中都周边地区,与当地百姓杂处,学习农耕,渐趋融合。中都 城区及近郊居民达到 80 万,粮食需求量很大。金政府规定垦荒可以减免租税,还组织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中都 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发,产量更高的水稻得到进一步推广。 ——摘编自曹子西《北京通史·第四卷》 (2)依据材料二,概括金朝北京地区农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农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1950年以后,京郊农民获得了土地。1952年粮食总产 7.33 亿千克,比 1949年增长 75.84%。1978年 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自负盈亏,生产积极性提高。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21.8 亿千克,比 1978年增 长 17.2%。 近年来,北京农业出现新的变化。2014年以来,北京举办了世界马铃薯大会、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等国际农业会 展活动。2017年休闲农业与民俗旅游接待游客 4337.4 万人次,比 2014 年增长 13.4%。2018年全市“三品一标” (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覆盖率达 71.8%,比 2014年提高 34.4 个百分点。大兴西瓜、怀柔板栗、京西稻等优质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资料源自北京市统计局官网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农业政策角度分别指出 1949-1952年、1978年以后北京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概 括近年来北京地区农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1)排序:①③②;例如③;说明该时期北京地区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折射出 当时北京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 (2)表现:学习农耕;垦荒可以减免租税,修建水利工程;荒地被大量开发,水稻进一步推广。影响:有利于北 京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进一步促进北京的发展,这为北京后来成为金朝的首都奠定了基础。 (3)原因: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趋势:会展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发展都市型 现代农业等。 【解析】 【小问 1详解】 根据材料一,由“①新石器时代石磨盘和石磨棒……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遗址”,可知与半坡时期相关;由“②东 汉陶仓”,可知与东汉时期相关;由“③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铁镰(用于收割农作物)”,可知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 期铁制农具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考古成果按所属的历史时期排序应该是①③②;例如③;说明该时期 北京地区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折射出当时北京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 小问 2 详解】 根据材料二,由“学习农耕,渐趋融合。中都城区及近郊居民达到 80万,粮食需求量很大”,可知学习农耕;由“金 政府规定垦荒可以减免租税,还组织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可知垦荒可以减免租税,修建水利工程;由“中都地区 荒地被大量开发,产量更高的水稻得到进一步推广”,可知荒地被大量开发,水稻进一步推广。因此金朝北京地区 农业发展的表现是,学习农耕;垦荒可以减免租税,修建水利工程;荒地被大量开发,水稻进一步推广。金朝北京 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北京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进一步促进北京的发展,这为北京后来成为金朝的首 都奠定了基础。 【小问 3详解】 根据材料三,由“1950年以后,京郊农民获得了土地。1952 年粮食总产 7.33 亿千克,比 1949 年增长 75.84%”,可知 与土地改革相关;由“1978年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自负盈亏,生产积极性提高”,可知与家庭联产承包 【 22 / 22 责任制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激 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因此从农业政策角度分别指 出 1949-1952 年、1978 年以后北京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2014 年以来,北 京举办了世界马铃薯大会、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等国际农业会展活动”,可知是会展农业的发展;由“2017年休闲农业 与民俗旅游接待游客 4337.4 万人次,比 2014 年增长 13.4%”,可知休闲农业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发展都市型现代 农业。因此近年来北京地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会展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与民俗旅游相结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本页是2022年北京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析.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