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历史 > 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全文共 6 页,默认阅读 1 页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历史试卷 表1A.中国保持对英经济竞争优势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外来商品 少数民族首领 记逃内客 C.英国对华侵略诉求日益增强 D.协定关税未对外贸产生影响 大夏建立者 10.1895年2月,《申报》刊载文章指出,“中国自二十年来,亦尝有志自强,既在各省设立制造 “候大离之后,世居岛期。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离之业 陶奴资族雄进物刻 局,自制枪炮,又时向外洋不惜重价购置各种新式枪炮,其于置器一道,可谓尽心焉耳矣。唯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前泰皇帝 有利器,而无用此利器之人,徒饰外观,毫无实际”。这一评论 “其先盖有危(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注意事项: 氐人符坚 A缘于民族危机的加深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前燕建立者 B.旨在肯定洋务派的历史功锁 “其先有能氏(黄帝部落)之苗春,世居北惠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鲜卓贵族落容虎 C摆脱了中体西用窠白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后秦建立者 D.揭示了洋务新政失败的根源 “其先有虞氏(年所在部落)之苗。禹封年少子于西我,世为毛首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羌族责族城弋种 11.张謇和梁启超曾同属立先派。1907年,张謇等人提出,“非实行立光,无以救危亡”“立宪之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 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 恩命必出自朝廷”。1911年,梁启超哀叹道:“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减不能自完其说: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史(改革开放前) 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 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 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梁启超思想的变化反映出 6.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杨炎建策以两税法代租庸调制。同时,唐政府停止履行对小农进 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共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行田业授受的传统职责,私家地主的占田限额也随之被统统取消,“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 B清朝统治困局日益严重 合题目要求。 不复田业”。唐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羽 ,河南濮阳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的三组蚌砌龙虎图案。其中一组墓穴中,男性骨架头南脚北: A.鼓励民间垦殖土地 B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 C.确立封建土地制度 D.打破自然经济形态 12.1914年4月,北洋政府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其中规定:凡扩充植棉者,每亩奖银 的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据此可知 7.元朝行省长官作为介于路府州县和“腹里”之间的地方最高长官,具有日常事务的统筹全权, 两角…蔗田每亩补助蔗苗三角,肥料银六角…牧场改良羊种者,每百头奖银三十元。北 A.男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但部分特定的权力(军队、钱粮)会由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得 洋政府的这一政策 B.古天文学源自中原地区 到中央授权。元朝这一制度设计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C渔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B.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B.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自然力量受到先民崇敏 C激化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D.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2(西周)成王认为不友不幸之人甚至比罪大恶极之人更为可恶,对于不孝、不友,不慈、不恭之 8.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出现这样的思想观点: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被私欲湾蔽,需要重新 D.回应了近代工业发展的要求 人,“刑兹无赦”。同时他又强调,人有大罪,但若出于过失,又能自首其罪且毫无隐瞒,乃“不 发现、扩充和践行,才能达到圣贤境界:强调主观能动性以及以个人的内心为准则等。持此观 13.1928年,江西全省拥有中共党员4000余人。1932年7月,仅对公略、兴国、胜利、于都、宁 可杀”。这表明,西周初期 点的思想家是 都、乐安、永丰七县进行统计,中共党员总数就达到13124人。1933年9月,江西七县党员 A.遵循儒家德治原则 B.重视建构社会秩序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阳明 D.朱熹 人数达到97451人。这集中反映了 C创建宗法等级制度 D.阻止礼崩乐坏趋势 9.图1所示为1842一1856年中英双边正当贸易总值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当时 A.革命中心发生转移 3.春秋时期,齐桓公主持葵丘会盟,盟国相约“无忘宾旅(保护过往的宾客和商旅)”“无遏籴(保 (单位:菜峰】 B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障彼此之间的粮食买卖顺利进行)”;晋、楚弭兵之会,约定“同恤菑(农耕)危,备教凶患”。此 12000000 C,革命统一战线扩大 类盟约 100000o0 D,国民革命形势高涨 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制度 B.构建了全国性贸易网络 8000000 14,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政府根据民生主义信条,实施计划经 C.体现了政治统一的趋势 D,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落后 600000m 济,凡事业之余国营者,由国家筹集资本,从事兴办,务使之趋于生产的合理化”。时任经济 4.《汉书》载:刘邦“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 025 。一英国高品脸集易位 4000000 部部长的翁文灏(1942年)也指出:“工业化的成功,实赖有计划地建设与重工业之核心… 程,叔孙通制礼仪。…虽日不暇给,规模弘远矣”。这反映了,汉初 250359%9 欲求重工业之生产,势非由政府特为设法促进不可,”据此可知 0000 A沿袭了秦朝的治国理念 B.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模式 16123 A.民族危机影响经济建设模式的选择 C完善了专制的制度建构 D.延续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国家干预理论制约民族工业的成长 5.《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1所示。这些记述集中 C国营经济成为抗战全面胜利的保鸭 反映了 D.民生需求助推工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15.图2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山东医护人员到农村疫区防治黑热病的 (1)从表2中选取有关清代边疆治理的史料序号,并得出正确结论。(4分) 图片。这反映出新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统治者不断领布关于边疆治理谕宁的原因。(4分) A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B.政府强力构建疫病预防制度 材料 C,农村地区成为疫灾频发区域 D.民众卫生健康状况受到重视 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11月制定) 16.1961年到1962年,中央致力于压缩工业战线,把文教事业的规模和行政管理机构精简到同 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程度;减少城镇人口数量:关停并转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这表明中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1年1】月制定) A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蜗条例》(1931年11月 B摒弃了苏联发展模式 制定) C.着手调整恢复国民经济 3中华苏埃共和国部分主法 4中华苏维埃和国机头机上《反对建压地的漫 D.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表2 史料序号 火料出处 火料摘录 图5中华苏维埃共和调发行的公债春 图5中华苏维埃兴和国发行的货币 顺治无年(1644年)颜布(部保检察法》:“府州县卫所属乡 图36是选自1931一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一些史料和文献图片。从材料中选 村,十家置一甲长,百家置一惑甲,凡通益贼,逃人、奸究 史料一 《清世担实录》 取两张相关联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策。(8分) 窃发事件…若一家隐匿,其邻佑九家、甲长、总甲不行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首香,偶治以罪” 材料一 文料二 《清史稿》 旅正五年(1727年)“十一月,都降长素后路荷百入十四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侵略者不愿正视亚洲的现实,他们还在妾图保持殖民国家 套,编户口,定领威” 在亚测的特权,还以为现在和19世纪没有什么两样,以为亚洲各国人民仍旧可以继续作为 雍正十三年(1735年)谕增,广西、四川等地归流土民,“定 殖民者剥削和奴役的对象。为了实现这条路线,美国侵略者阴谋破坏日内瓦会议,策动组织 史料三 《清史稿》 例令专管官编立保甲,查每延美,逢望目室讲上谕,以兴 东南亚的军事侵略集团:他们还在对其主要盟国施加压力,迫使亚洲各国接受美国的计划, 教化” 因为连其主要置国,也对美国的这种冒险政策表示顾虑。 —捕编自艾纳《美国殖民主义在亚洲》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谕馆,确立保甲编制之法式,“州 材料二 史料四 《清朝文献通考》 县编查保甲,本比间什伍遗法,有司自当实力奉行。… 日内瓦会议上,周思来发言推出了解决亚洲问题唯一合理的途径,这条途径必须以承认 保甲之职青乃专在编户与稽查二事” 亚洲各国人民的自由、独立与主权等基本权利为基础。被视为日内瓦会议五大国之一的中 杭州知府刘汝缪《上新抚论清粮开荒书》直言成丰同治以 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会议上的一言一动,都被与会各国关注着。在开会的时候,有些资本主 史料五 《皇朝经世文峡编》 后,“各村各团之钟董皆有薄籍”“地方牧令狱察知形势, 义国家以及它们的代表发言时,并没有多少人在听,有的在看报,有的在办别的事情,有的在 熟悉民事,须借助于钟董,方可“俾得随时坊记” 打险瞻,有的连(同声传译)耳机都不戴上。可是,当中国代表发言时,他们全都把耳机戴上, 光绪十年(1884年)九月三十日,清延额下谕管,宣布新睡 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其实,新中国的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不仅是会议厅中的全体人们在倾 史料六 《清实录光堵朝实录】 设省,“另设地方大员,以贵统辖…添设甘肃、新镀诞 听着,全世界的人们也在倾听着。 抚、布政使各一黄” 摘编自福英《谈日内瓦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二战结束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在处理亚 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史料实证的素养。以蚌砌的龙虎形象作为陪葬,再加上古天文学中龙虎天象之佐证,可以 看出古代先民对于自然力量的推崇与敬畏,故选D项;仰韶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此时 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况且题干中没有对男女丧葬状况进行对比,无法判定男子是否占社会主 导地位,故排除A项:题干说明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先民很可能已具有了一定的天文观 念,但无法判定中原地区是古天文学的源头,故排除B项:仰韶文化所处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 业已经产生,单凭题干史料信息无法判定渔猎在其生产方式中的地位,故排除C项。 2.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周成王主张严厉惩处违反人伦道德之人,而对于遵从道德规范的过 尖犯罪者则从轻处罚,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治理特征,礼法结合,以此建构奴隶主政治的统治秩 序,故选B项:需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末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夏商时期初步创建 了宗法等级制度,故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衙,形成礼崩乐坏之势,故排除 D项。 3.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政治会盟和经济交往,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通过会盟方式保障商业交流,特别 是粮食贸易,以“备救凶患”,体现了各地加强联系的迫切性,客观上也体现了政治上由分裂到 统一的历史趋势,故选C项:会盟只是强调保障盟国间商业往来畅通,无法体现商业行为的 属性,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已被突破,故排除A项:会盟发生在特定区域内, 并非“全国性”,故排除B顶:春秋时期,封建小农经济属于先进生产方式,故排除D项 .C【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的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西汉建立后,刘邦命人制礼作法,为强化汉朝专制统治奠定了制度规范, 故选C项:素朝统治者推崇法家思想,汉初统治者推崇黄老思想,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尊 崇儒术,形成外儒内法的模式,故排除B项;秦朝焚书坑儒,百家争鸣局面结束,且题干史料也 只能体现了法家和儒家的主张,故排除D项。 5.A【解析】本题考查十六国时期的华夏认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十六国时期,众多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以华夏领袖后裔自 居,旨在增强其统治的权威性和正统性,体现了北方民族华夏认同观念的进一步增强,故选A 项:北方少数民族具有各自的发展演变脉络,并非同宗同源,故此题干史料无法反映古史编修 对客观性的追求,故排除BD两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还未实现统一,故排除C项。 6,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社会经济和赋役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后,唐政府主要依据田亩和资产征税,土 地兼并对政府财政收人的影响碱弱,所以政府放弃对地主占田的限制,有利于缓解财政危机,
本页是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