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答题卡 高二地理 高二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二 > 高二地理 > 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答题卡
全文共 12 页,默认阅读 1 页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紧后,用钻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站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试范国:高中地理进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簇簇茵菇数发着淡淡的清香,碧续的茵苹生机勃勤…”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这是我国菌草(指能 “以草代木”培育茵类的植被)外援巴布亚新儿内亚场景的真实写照,菌草在当地被亲切地称为“幸福草”。 下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一3题。 3 巴布亚新几内亚 7° 145 150° 1.在自然条件下,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植被具有的典型特点是 A.茎花现象 B.垂直结构单一 C.叶呈针状 D.多革质叶片 2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中国菊草,喜欢的生长环境是 A.湿冷 B.干冷 C.湿热 D.干热 3.巴布亚新几内亚引种中国菌草培有菌类会使当地 A.水土流失减轻 B.雨林破坏加剧 C.气温缓慢升高 D.降水明显增多 下图示意某河段断面,海拔不同的4个平坦面上均推积着河流沉积砾石。据此完成4一6题。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A 【解析】图示信息显示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0°一10°S,为热带雨林气候。茎花是热带雨林植被特征,A正 确。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B错误。针状叶是针叶林特征,属于亚寒带植被,C错误,革质叶片是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特征,D错误。 2.C 【解析】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C正确。 3.A 【解析】题干信息提示“以草代木”,种植菌草,能够减少当地原始森林破坏,有利于保护森林植被,诚轻 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对降水影响较小。故A正确。 4.A 【解析】河流阶地是河漫滩因地壳抬升、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河流重新下蚀切害制,使原河漫滩脱离了河流 作用被废弃,在河床上形成新的河漫滩。故平坦面从甲到乙呈阶梯状,应为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平坦面上 的砾石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壳升降为内力作用,故选A, 5.D 【解析】河漫滩在汛期接受沉积,枯水期露出水面,故还能维续接受流水沉积的河漫难应位于洪水位以下, 故D正确, 6.B 【解析】稳定的地壳,具有沉积环境,有利于河漫滩形成,故B正确。 7.C 【解析】L湖湖面海拔在1100一1200米,图示东南侧最高处海拔在1500~一1600米,湖面与图示东南侧最高 处高差在300一500米之间,两者最大高差接近500米,C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8.C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该地位居沙漠内部,降水稀少,图中未显示河流水注入,排除B、D。周围海拔较 低,难以形成冰川,缺乏冰雪盟水补给,排除A。断裂陷落湖泊,有裂隙与流域外联系,地下水通过裂隙补 给湖泊,才保证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的情况下,湖面保持稳定状态,故C正确。 【解析】题干信息显示“月食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才产生的天文现象,故A正确。月食一 般发生在望月,月球位于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日食一般发生在朔月,月球位于日地之间, 10.C 【解析】晨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此次月食发生在北京时间10月29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故A、D错 误。月食发生时段是北京时间3:34一4:53,北京处在夜晚,如果晨线乙正确,则北极出现极昼,与太阳直 射南半球矛盾,故B错误。晨线为丙时,北极出现极夜,北京即将到6点,符合题意,故C正确。 11.B 【解析】高压和低压中心,空气一般是垂直运动,风力小,A、C排除。与太原相比较,乙地等压线密集, 风速更大,故B正确。 12.A 【解析】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太原市受高压控制,受地转偏向力彩响,太原此刻盛行东北风,A正确。 13.B 【解析】天气系统每小时大约东移30km,太原市与其西侧低压系统距离大约在720km,在24小时内,将受 到西侧低压系统影响,天气转阴,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B正确。 4.A 【解析】9月25日18:00,全球新的一天范围是150°W向东到180°,中、英、美同属于25日,A正确, B错误。中国地跨5个时区,东部刚进入夜晚,但中西部地区仍然是白天,C错误。韩国位于中国东部,东 部虽已是黑夜,但还未到午夜,D错误。 15.D 【解析】9月25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北日出越迟,日落越早,白昼越短,相比杭州, 太原纬度偏高,经度偏西,因此日出较迟,正午太阳高度小,相同物体影子长。太原位于杭州西侧,由于地 球自转,正午时刻太原迟于杭州。A、B、C错误,D正确。 16.B 【解析】9月25日~12月25日期间,经历冬至日,科考站黄河站经历极夜期,但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B正确。虽然经历了冬至日,但还没有到近日点(1月初),故该期间地球 公转速度一直加快,A、C错误。 7.【参考答案】(14分) (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2分)全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2分) (2)季风气候,年降水丰富,适宜修建大坝蓄水成湖:(2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兴修大坝蓄水,既可以 汛期防洪,又可以为下游稳定供水。(2分) (3)上游修建大坝拦截泥沙,下泄水流含沙量低:(2分)河床落差变大,流速加快,水流输沙能力大于实 际输沙能力,水沙平衡被打破:(2分)河床进入冲刷阶段,沉积的泥沙粒径变粗。(2分) 【解析】本题以湘江流域为载体,考查人类建坝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1)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可以从年均温和气温年较差描述,降水可以从降水总量、 雨季长短、降水季节变化等方面描述。 (2)有丰富的降水气候条件是建坝成湖(水库)的前提条件。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是建坝的必要条件。 (3)材料信息显示,建坝前当地河水带走的泥沙(冲)和带来的泥沙(淤)达到平衡状态,呈现水沙平衡。 修建大坝以后,泥沙拦在库区,大坝下游含沙量减小,水沙平衡被打破,由冲淤平衡阶段转向冲刷阶段。 【参考答案】(10分) 【1)地势低。(2分)泥灰岩是沉积岩,一般地势低处容易形成沉积环境。(2分) (2)岩层受挤压先形成背斜山,(3分)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被侵蚀形成背斜谷。(3分) 【解析】本组试题以川东某地地质结构为载体,从岩层的形成到地貌的变化,考查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1)需要注意时间尺度是泥灰岩形成时期,不是考查当前的地势状况。一般而言,地势低的地方,多是沉积 环境。 (2)背斜谷分成两个部分回答,首先回答背斜成因,再分析成谷原因。 【参考答案】(14分) (1)盆地:(2分)哈拉湖流域属于向心状水系。(2分) (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加,(2分)但蒸发量增加更多,湖水补给量小于蒸发量,湖面菱缩,(2 分) (3)全球气候变暖,哈拉湖的蒸发量增加,湖泊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含盐量增加:(2分)水位下降,沙滩 棵露增加,一般植被难以在含盐量较高的区域生长,使得土地沙漠化间题加剧:(2分)气候变暖,土壤蒸 发加剧,水分含量碱少,植被死亡,加剧荒漠化。(2分) 【解析】本组试题以哈拉湖为背景,考查地貌识别、湖泊演化及其影响。 【1)可以根据水系特点判断。向心状一般为盆地,放射状一般为山地或高地 (2)材料信息显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多,湖面应该扩大。但材料显示湖面不断缩小,说明还 有其他原因导致湖泊缩小。需要从湖泊水量的收入和支出角度分析
本页是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及答题卡.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