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二地理 高二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二 > 高二地理 >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全文共 10 页,默认阅读 1 页
永州一中2023年下期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曾广伟 审题人:赵颖悟 考生注意: 1、本科日试题卷共6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室号、座位号填 入相应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试题 卷请妥善保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 一项) 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都长山山脉纵貫南北,东部沿海为平原。2019 年越南人口超过了9600万人。下图为2019年越南分省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人 e10月 160-200 201-400 401-500 s1a00 -10o 100 1,决定越南人口密度分布格局的自然基础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矿产 2,可在短时期实现各省人口集疏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生态移民 B.产业转移 C,鼓励生有 D.延迟退休 随着线上线下商业的融合发展,许多企业采取在线销售服务、与外卖平台合作等方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O20 模式)。企业还采用了“仓店分离”的模式,即店铺不再储存大量货物,只是进行销售,由仓库统一采购、配送和管 理商品,同时还在一些社区附近设置了前置仓。下图示意教字化转型下商店供应链空间布局。搭此完成下面小题。 3,企业采用“仓店分离的模式主要是为了() 程金 图例 A.降低仓储成本B,打扩大销售范围 00301n 4海线门店 日换可意 C,方便员工上下班D.提高土地利用率 4,前置仓分布在社区商圈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营成本B,快速响应需求 C,方便企业管理D。提升商品品质 5,顾客可通过APP查询快递员即时位置,所应用 的地理信总技术是() 数字化转型下商店供应徒空间布局示意图 A,数字地球和遥感技术 B,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技术 C,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地理信总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该飞机自北京出发向西飞行11h30mi,大部分行驶在深夜,不会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D 错误。故选C。 10.地震是地球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板 块消亡边界。图A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图B为亚洲板块和太平洋 板块的消亡边界,B正确。图C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图D位于非 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错误。故选B。 11.C12.A 【解析】1,结合图例信息,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为古生代,在图中年龄最老,A错 误: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玄武岩岩层,是岩浆喷出形成的,C正确:绥化与呼兰河间有向斜 构造,没有不整合面,B错误: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度不到200米,D错误。故选C。 12.从图例以及剖面图岩层接触关系可以看出,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中生 代沉积形成沉积岩,内力作用下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后抬升并被外力作用侵蚀,最后地壳再 次下沉并接受第四纪沉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A14.B 15.C 【解析】13.读“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可知,甲处早期沉积物下细上粗,表 现为进积,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后期沉积物下粗上细,表现为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域弱,①② 正确,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由图可以看出,河流分汊多,易改道,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① ④对,②错:从“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明显,说 明流量不稳定,③错。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即河流流出山口即进 入水体,①对: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②错: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 不断扩大,③错:流水沉积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由扇顶到扇缘表层 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④对。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C 17.C 【解析】16.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 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故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 17.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断层切断了S,地层和S:地层、O:地层,因此可以判断 断层形成于这些地层形成之后,故C正确,排除B、D:断层没有切断C地层,因此断层形成 于C之前,因此排除A。因此选挥C。 18.B19.C20.A 【解析】18.图中5m等深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5m等深线包络面积与海岸线间距离呈 正相关,图示4个时段包络面积的变化可直接反映与海岸距离的变化。1976年的包络面积为 60km2,1986年的包络面积为110km2,1996年的包络面积为115km2,2002年的包络面积为 110m2,2014年的包络面积为70km2,结合①②③④时段所跨的年份数,即可求出②时段, 区域内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变化最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据图可知,1976一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呈现由小 到大再变小的变化趋势,说明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经历了由近到远再到近的过程,5m 等深线距海岸的距离由近到远,说明海岸附近淤积加重,海水变浅,据此可推测研究区近岸海 域先淤积变浅、后侵蚀变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02-2014年,研究区近岸海域5m等深线与海岸线间的面积星 现由大到小的变化特点,说明该海域5m等深线距海岸的平均距离减小,泥沙淤积减少,侵蚀 加剧,进而可推测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减少,最可能是流域森林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少,流 域降水减少,流量减少,到达入海口的泥沙来源减少,而耕地面积增加,不合理地开垦耕地会 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黄河口入海泥沙量应增多,水库水库泄洪量增加,黄河口入海泥沙量也 会增多,研究区近岸海域应该变浅,5m等深线包络面积应增大,综上可知,①③对,②④错,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答案】(1)12月22日 23°26'S,150°E 10小时40分钟/10h40min (2)④①②③ (3)11点/11:00 50° 变短 (4)昼短且昼变长 【分析】本题以赤道式日晷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趣,涉及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运动的 意义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总、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 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析】(1)由图可知,左图中地球呈逆时针运转,由此可判断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北 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因此该日为冬至日(12月22日),当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被 太阳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图中150E经线。被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 因此图中150E的地方时为12:00。由图可知②位于30N,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纬度的昼 长相同。图中30N上正位于日出时刻的经线是70°E,根据地方时计算可知,此时70E为6:40, 即为图示日期(12月22日)30N上6:40日出。因此②地昼长=(正午-日出)×2=(12:00-6:40) ×2=10小时40分钟。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12月22日),当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地纬度差(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点),所求地点距离太阳 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大。由图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上,②位于 30N,③位于北极圈上,④位于赤道,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为④①②③。 (3)根据右图可知,图中晷针投影位于11点,因此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约为11点。 结合材料可知该同学地处北京(40N)绘制了赤道式日晷示意图,结合材料“赤道式日晷依照 使用地的纬度,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由此可知晷面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因此为 50°。左图所示节气为冬至日,冬至日后3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影长与正午太阳高度负相关,因此晷针的影长慢慢变短。 (4)左图所示该日为冬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过后一个月约为1月22日,此时太 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因此北京昼短夜长,白昼变长黑夜变短。 22.【答案】(1)早期地壳稳定,冰川侵蚀,形成“U形槽谷:冰川消脸,形成河流:之后地 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 (2)谷肩地貌是地形平坦的台地,有利于铁路建设:谷肩地貌呈沿河条状分布,利于展线 (延伸):谷肩地貌形成时间更漫长,地质条件稳定:谷肩地貌是高悬于河谷之上的台地,地 势较高,免受洪水威胁。 【解析】(1)早期的地壳较为稳定,主要受外力作用影响。“U形谷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后期地壳抬升,落差增大,冰川消融后形成的径流汇集呈河流后,流速快,下切侵蚀形成“V” 形谷。 (2)“U”型断面到V”型断面转折点之间的条状平坦台地称为谷肩。所以谷肩地貌是由河 流在冰川槽谷底部继续下切形成的台地,地形平坦:谷肩地貌有类似河流阶地沿河呈条状分布 的地形,有利于铁路展线:谷肩地貌比冰川槽谷形成时间更加漫长,地质条件稳定:根据图中 信息可知,谷肩地貌高悬于河谷之上,免受洪水威胁。
本页是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