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高三历史 高三 高中学段!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历史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pdf
2024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试卷一、单选题1.如表为,高三历史 高三 高中学段,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文档下载。夏族,产生了()A.宗法认同观念,汉武帝以列侯所献耐金2024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试卷一、单选题1.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因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文化遗址发现遗存(部分)时间距今约14000一18000万湖南玉蟾岩遗址人工栽培稻种年浙江上山遗址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距今约8600一11400年河北磁山遗址地窖式粮仓、家猪骨距今约7600一800
多多购物淘宝购物京东购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全文共 16 页,默认阅读 1 页

—继续阅读及下载—

文本内容:
2024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试卷
一、单选题
1.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因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文化遗址
发现遗存(部分)时间
距今约14000一18000万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年
浙江上山遗址
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约8600一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约7600一80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己成为食物生产者
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2.2015年11月考古人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大型建筑遗迹时,意外发现9座瓮棺
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这说明石家河遗址
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3.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频繁往来,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比邻的戎狄蛮夷遂渐融入华夏族,产生了
()
A.宗法认同观念
B.华夏认同观念
C.胡汉平等观念
D.朝贡贸易观念
4.杨宽在《战国史》中写道:“‘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文化学术相应地
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这表明()
A.时局对知识与人才产生重大影响
B.读书人的智慧掌握诸侯国的命运
C.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重视
D.百家争鸣加剧了诸侯争霸的态势
5.秦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出兵战国后期一度被匈奴掠取的河套地区,并于战争胜利后在此地设置郡县:为
缓解军需供应的压力,还向该地区移民。这()
A.得益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B.有利于农牧文明的交融
C.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成为秦朝速亡的导火索
6.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须布耐金律:皇帝祭祀宗庙时,诸侯须贡献耐金,且对耐金的数
量、大小、颜色、成色都有严格的规定。汉武帝以列侯所献耐金斤两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削去106个
凿空”,排除C项:秦朝速亡的导火索是陈胜吴广起义,排除D项。故选B项,
6.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领布耐金律:皇帝祭祀宗庙时,诸候须贡献附金,且对时金的数
量、大小、颜色、成色都有严格的规定。汉武帝以列侯所献耐金斤两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削去106个
列侯爵位。据此可知,酎金律的推行
A,解决了诸侯国割据的问题
B.加强了对列侯的直接控制
C.规范了王国交钠贡赋标准
D.源于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汉武帝的“酬金夺爵”政策是为了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问题而采取的措施,D
正确:AB是推恩令的影响,排除:该项措施只是打击地方诸侯国的一个借口,C排除。故选D。
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用铁治富…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宛孔氏“用
铁治为业…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与名…家致富数千
金”。另据《后汉书》记载:樊重“好货殖…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地三百余顷”。这折射出汉代()
A,重视商业,以商致富
B.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C.喜好郊游,攀附权贵
D.崇尚黄老,无为而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朝(中国)。据图示分析可知,人们以末(商业)致财,然后将赚取的财产来购买土地等,用本
(农业)守之,B项正确:A项只是对材料的部分解读,只看到了用商业致富,没有看到其将财富用来购置
田地,排除A项:C项只是对材料的部分解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黄老的无为思想,
排除D项。故选B项。
8.学者吴洪琳认识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
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的,十分谨慎,往往在其统治地区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
国号以继承之。这些民族政权意图()
A.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B.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C.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D.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据材料,少
同,以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中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举动对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
这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C项:D项也是少数民族政权获得认同的一项措施,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
选B项。
9.研究表明,东汉时期黄金曾一度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布帛却在交换中突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到曹魏时
期更是出现了“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的极端现象,材料说明
A.政治局势阻滞商品经济发展
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全面解体
C,政府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货币经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东汉、曹魏都属于社会动荡时期,因此在当时的货币流通流域出现了以物易物现象,说明动荡的
社会环境阻碍货币经济发展,A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题干主旨与重农抑商改策
无关,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
10,唐宪宗时,江南宣敏一带大早,米价暴涨,有人建议官府强制压低粮价,时任宣敏池观察使的卢坦不
同意,他认为“宣、辙土狭谷少,所仰四方之来者。若价贱,则商船不复来,益困矣”。“既而米斗二
百,商旅辐凑,民赖以生”。这反映出唐代〔)
A.政府较重视维护商人的利益
B.粮食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产品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经济政策
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不断上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
料“所仰四方之来者”“商旅辐凑,民赖以生”等可知,当时宜歙地区依赖外地粮食的输入,反映出当时
粮食是长途贩运的产品,B项正确。材料中卢坦不同意降低粮食价格是为了运用市场规律保证外地粮食的
输入,而非维护商人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
内容没有强调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唐朝初年,人丁是征税的主要依据,唐朝后期,征税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减少
B.贫富差距扩大
C.人口流动性大
D.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唐代后期两税法的征税原则
是,不再区分士户〔本贯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户籍,上籍征税。根
广告

本页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Copyright © 2023 - 2023 vvvsj.com 3V试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220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