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答案 高三地理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地理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答案
全文共 7 页,默认阅读 1 页
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 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我国东北地区的城市大部分属于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逐渐由“二、一、 三”转变为“二、三、一”,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有追平第二产业的施势,但仍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 距。近年来,东北地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略有上升,一、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下 降,部分城市出现人口收缩现象。图1为2001~2015年东北地区户籍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东北地区户籍人口数发生趋势性转变的时间是 人口(万人》 增长率《多) 10600H 上0 A.2007年 108500 06 B.2009年 -04 10400- C.2011年 02 10300 D.2013年 02人▣ 2.东北地区人口跨产业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04 0100 06 A,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 10000- 08 B.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易得男清胃身尊司具具同美美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图1 D.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 3.东北地区的人口收缩主要出现在 留 A,省会城市 B.老工业城市 C.旅游城市 D.新区城市 全球每周大约有20座火山“显示出活动迹象”,但大多致火山都相当温和。裁至2021年12月9 日,“全球火山计刻”将6座火山标记为“持续喷发状态”。图2示意全球“持续喷发状态”火山分 布。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无“持续喷发状态”火山的火山带是 A,环太平洋火山带 B.地中海火山带 C.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D.东非火山带 5.“持续喷发状态”火山的活动迹象可能有 ①不断喷出水蒸气 ②火山锥被风化侵蚀 ③火口湖季节性涨落 ④地裂缝不断蔓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下列火山灾害致灾距离最短的可能是 A.火山诱发的海啸 B.火山碎屑流 C.火山气体的喷溢 D.火山灰飘散 马特洪峰(46N,7.7E)是啊尔卑斯山脉著名的山峰之一,山体造型独特,呈四个面的锥体,分 别面向东南西北,是世界登山队员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现在,一年四季都有登山爱好者攀登马特洪 峰,登峰者多选择从东北角的“被”限难上山,必须在早上4时从3200米左右的住宿地出发,这样才 能确保在下午天气变化前平安下山。图3示意马特洪峰正午时分的山体形态,图中战条表示该山体过去 200万年以来的形态变迁。据此完成7~9题。 4500 一200万年前 一100万年前 ++…50万年前 4200 3900 3600 3300 3000 15 10 0 10 水平距离(m) 图3 7.马特洪峰山体形态演变过程中主导因素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拾升 D.风力侵蚀 8,正午时分,登峰者在峰顶平地上发现自己的身高大于影长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马特洪峰是世界登山队员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据材料推测其主要危险是 A.光照强一易发雪盲症 B.云雾多—易迷失方向 C.海拔高—极寒和缺氧 D.坡度陡 雪崩和落石 1974年,埃及玫府须布“劳务输出”政策,许多埃及人暂时性地迁移到阿拉伯海湾国家,多从事 本国劳动力不愿从事的廉价且辛苦的劳动密集型工作;1983年埃及劳务输出328万人,占沙特阿拉伯移 民慈数的80%以上;20世纪80年代末,海湾国家实施劳动力本土化政策,但受东南亚等地廉价劳动力 的冲击和本国居民优厚的福利待遇,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天有的海湾国家的外籍劳工数量甚至多于 本国劳动力。据此完成10~12题。 10.与东南亚地区相比,埃及向海湾国家劳务输出的突出优势是 A.炼油经验更丰富 B.劳动力更加廉价 C,通信联系更方便 D.语言文化更相近 11.埃及“劳务输出”可以 A.促进埃及的工业化 B.缓解埃及人地矛盾 C.扩大埃及棉花销量 D.调整埃及产业结构 12.阻碍海湾国家实施劳动力本土化政策的首要因素是 A,本国人口的数量 B.宗教政策的限制 C.外籍劳工的素质 D.石油价格的上涨 新疆南部萝车县基于“发展设施农业不能占用现有耕地”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向广表戈壁“要土 地”,在县城南部较为平担的戈壁滩建起了农业园。戈壁滩农业园面积达2万亩,涵盖种植业、养殖业 以及延仲产业链配套。种植大棚三面用很厚的戈壁石垒南而成,成为温室大糊独有的保温墙。图4左图 为新僵莎车县戈壁滩农业园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戈壁滩农业国外观图,据此完成13~15题。 国戈壁滩农业回 公路 一铁路 莎车县 塔克拉玛干沙漢 1:600000 图4 13.结合图4左图分析,制约在戈壁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光照 B.水源和土壤 C.热量和水源 D.光照和土壤 14.结合图4右图分析,戈壁石能够增加温室大棚内温度的主要原理是 A,白天吸热,晚上散热 B.将太阳光散射到大棚内 C.能阻止土壤水分蒸发 D.减少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15.该戈壁农业园持续发展面临的区位劣势主要是 A.劳动力缺乏 B.政策支持较弱 C,距离市场遥远 D.科技投入不足
本页是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地理试题+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