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江西省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高三理科综合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理科综合 > 江西省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全文共 28 页,默认阅读 1 页
2023年江西省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卷 理科综合 说明:1.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A1-27 S-32C1-3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已经累计出现多种变异毒株,某些变异毒株如“奥密克戎”的传播风险 大大增加。我国防疫工作要求,完成2剂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满6个月可加强接种第 3剂次,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多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能直接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检查血液中相应抗体便可确定机体是否接种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D.接种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有症状感染者体内病毒可能发生变异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过程中伴随着氢离子的产生。当某种环境因素X减弱时,氢 离子浓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催化氢离子产生的酶活性下降,但同时大多数酶活性并未受 影响。当环境因素Y减弱时,催化氢离子产生的酶和绝大多数酶的活性均降低。因此,可 以推断环境因素X、Y最可能分别是 A,光照强度、CO:浓度 B.光照强度、温度 C.CO:浓度、光照强度 D.CO2浓度、温度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为BB,若该动物 的某细胞在染色体复制时发生差错,导致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 别含有基因B和b,则通常情况下基因B和b一定同时进入同一细胞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4.已知酶N是催化脱落酸(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干早可诱导植物体内ABA含量增加, ABA能降低气孔开度,以诚少水分丧失,短肽C具有与ABA相同的效应。科研人员用干 旱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C基因缺失突变体植株,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 ABA含量较野生型低,且均远高于对照组。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依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C基因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 B.依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N基因通过促进C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 C,N基因和C基因均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短肽C和ABA是植物体细胞内相同部位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 5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非常小,杂交育种时去罐困难。其化初可月 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一植株只具有其中一种基因)共 同控制,相关基因型的表示方法:线粒体基因写在括号外,细胞核基因写在括号内。花粉不 育的机理如图所示(P蛋白的存在是S基因表达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基因→P蛋白 S基因·→S蛋白→花粉不育不具受精能) A.A、a和N,S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S(AA)的概率是1/2 C.用纯合的植株作亲本培育出植株S(Aa)时,母本最好选用S(aa】 D.能产生花粉不育的植株有2种,产生的花粉均可有的植株有5种 6.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及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因素,内蒙古草原蝗虫大面积暴发成灾。 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蝗虫产卵数量时,要考虑样方大小和数量 B.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效果好,因为时间持久 C.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蝗虫的数量一定会增加 D.过度放牧及高温干旱等因素,都可导致草原演替为荒漠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毛、丝 B.最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是氮气与氧气合成一氧化氮 C.医用软膏中“凡士林”的主要成分是烷烃 D.食品包装袋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8.一种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方法如下: 反应物1 反应物2 分解窑 CO., 气体吸收器 颗粒反应器 反应物3 Cx(OHs) 蒸汽熟化器 水 K.CO/aq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1为强碱溶液 B.气体吸收器中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蒸汽熟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多次循环后,二氧化碳气体吸收速率会减慢 9.“新疫情下保健康,对症下药是关键。”抗炎、止痛、解热的药物布洛芬有如下合成方法: CN HCN/N, HO COOH ZnCl, 物质甲 物质乙 布洛芬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H,O B.物质甲的装环上一每尘如口与 11.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Q、X、 Y、Z均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电子数是X原子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非金属性:Q> X B.单质的熔点:X> Y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 X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 Y 12.一种由温度引发的熔盐电池,高于125℃时LiNO,-KNO,液化成为电解质,总反应为: 2Li++LiNO, 电Li,O+LiNO, 充电 右图是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L浓度几乎不变 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O2-十2Li一2e一Li:0 C,充电时,镍电极接电源负极 D.充电时,右侧LiO层增厚 13.常温下,一元酸HA的K,(HA)=1.00×105。在某体系中,溶液I、溶液Ⅱ的浓度均为 0.100mol·L1(体积均为1L)。中间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Na、H+可自由穿过该膜 (如图所示), 溶液I 溶液口 NaA HA A-十H2O,HA+OH HAA°十H 阳离子交换膜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中c(H+)=c(OH)+c(A) B.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约为50% C.溶液I中的c(Na+)大于溶液Ⅱ中的c(Na) D,溶液I与溶液Ⅱ的pH约为7
本页是江西省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