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北京卷 高考真题 高三 高中学段!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考真题 > 北京卷 >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pdf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北京卷 高考真题 高三 高中学段,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pdf文档下载。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很难一睹其庐山真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5题。材料一屠动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高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
多多购物淘宝购物京东购物
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文共 12 页,默认阅读 1 页

—继续阅读及下载—

文本内容: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屠动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高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
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
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
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
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
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
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
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
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
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
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
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
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籍采用的纸张体现了古籍的文物价值。
B.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药方体现了文献价值。
C.艺术价值不只包括古籍版印工艺的价值
D.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
3.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苏子”应标为“(B-PER)(E-PER)”。
B.“愀然”应标为“OS”。
C.“正襟”应标为“OO”。
D.“问客”应标为“SO”。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善古籍的收藏条件属于原生性保护,可以保护其文物价值。
B.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
C.实现古籍从“藏”“用”到“活”,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技术。
D,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蕴含的知识。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让古籍“活”起来。(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一10题。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般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
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
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
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
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
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
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
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吵,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
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
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
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
语文(北京卷)第3页(共10页)
,合系发点:
①古籍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属于文化遗产。
②一些具有很高价值的古籍因稀有而被珍藏在图书馆里,读者很难看到。
③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有一定局限,传承性保护可以将古籍推向大众。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D
7.C
8.C
9.D
10.答案要点:
①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
②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
③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1.C
12.B
13.答案要点: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风、鸱鸭三种意象。
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风哀鸣,象征了正直
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鹗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据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
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14.(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或: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或: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广告

本页是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Copyright © 2023 - 2023 vvvsj.com 3V试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220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