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十次高考适应性语文试题答题卡及答案 高三语文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语文 >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十次高考适应性语文试题答题卡及答案
全文共 11 页,默认阅读 1 页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策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日新之谓盛德”,中国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在于中国人的勇毅坚忍,也在于 中国人永葆期待与希望的时间更新意识。中国人看起来持重保守,但渴求改变现状、追求美好 生活的内在心性一直十分丰盈。我们从年节礼俗中就能充分感知到中国人的这一时间观念特性。 中国历史上是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对时间的认知特别关注天文、气候、物侯的季节变化, 在四季流转中把握时间。同时,中国人又特别清楚地感知到四季岁时的循环不是追随旧轨的循 环,而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时的循环是一种包含时间流逝的循环。中国 人将岁时视作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囊亡的过程,“冬尽春来,旧年死了, 新年才生”。在四季与年度时间配合的循环中,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时间更新意识,发明了一系列 蕴含时间过渡仪式的年节礼俗,在岁末年初、冬去森来的时节,中国人用它们来辞旧迎新。由 于中国人的长期农业定居习惯,伴随着时间意识的是浓厚的伦理观念。在新旧交替转换的时间 关口,中国人强调家族与社会集体的力量,驱走岁末冬寒,共同迎接新年新春。人们通过一系 列或严肃或轻松的年节交往礼俗、祭祀礼俗与迎春礼俗,增进人世间情感与伦理关系,实现人 与历史和自然关系的建构与连接,表达人们对新一轮岁时生活的美好朗待,所谓“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过大年”是一个生动的民俗语汇,年是一个时间段落,它以除夕夜与新岁凌晨为 中心,包括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个时间段。国绕着这三个时间段形成三大年节礼俗,辞年 礼俗、团年与守岁礼俗、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 民间俗裤:“过了腊八就是年。”当家家户户和寺庙熬起腊八粥,空气中弥漫着腊八粥的香 味时,年节就到了。辞年礼俗活动的中心是对一年来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调整增进,通常以年 礼馈送与聚饮的方式进行,以表达对天地自然、亲友乡邻、同行同业甚至传统社会君臣之间的 相互礼撒与感思。辞年礼以亲友间馈赠礼物为主,主要是晚辈看望长辈,平辈之间相互探望。 在岁末年初、冬春交接之际,人们相互馈赠礼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寒时节传递情感温暖。 传统的辞年礼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转变为具有悬善性质的新年礼俗,一种是富裕人家借 辞年礼给贫弱亲友以物质资助,让亲友在亲情滋润中得到实际的帮助,另一更值得提侣的是政 府与相关部门在岁末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进行专项慰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 “酒食相递”,岁末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俗的重要形式,也是千年以来的年节传统。 岁末冬寒,百姓人家和各行各业以年终聚会的形式联络情感,这种形式在我国东南地区称为 “尾牙”。 除了绩问与宴饮外,辞年礼俗还有对自然万物人格化的神灵的辞别,对环境的清洁,对自 我精神与身体洁净之意。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处于年根岁末,辞年礼俗更趋紧密。人们不仅抓 紧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食品,同时祭犯天地自然,礼送百神上天,清洁环境,装饰门庭与洁净 自身。 团年与守岁礼俗是年节的重头戏,是年节通过仪式的关键环节。“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 春节回家天经地义。团年礼俗中最主要的是共享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大餐,是凝 聚中国家庭情感与信仰的精神圣餐。年夜饭的每一道莱肴都有丰厚的寓意与故事。要有头尾俱 在的全鱼,以示年年有余;圆圆的红枣与九子象征红火团圆等。《别楚岁时记》记载,岁幕家家 备办莱希,“相聚酬饮,留宿岁饭”,迎接新年。“年夜饭,回家吃”,是号召,更是行动,为新 年的再出发提供精神力量。 发压岁钱,是团年礼俗的内容之一。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这是长菜对晚辈的祝福, 是小儿最期盼的大年礼物。压岁钱(也称压祟钱)起源较早,但真正流行是明清以后,有特制 线(类似今天的纪念币)与通行制钱两种,它的本义是在新旧时间更替中依靠家族集体力量保 障幼儿平安到达新年。 守岁礼,是家人国坐于炉火边,通宵达旦地守候新岁到来的礼俗。除夕夜守岁礼俗在中国 大的有两千年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有蜀之风俗,至除夜,通宵不眠,谓之“守岁”。 明清以来,守岁礼俗中的家庭伦理内涵进一步加大,认为守岁可以为家中长辈祈寿。现在,守 岁礼俗普遍伴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拜年庆贺是传统社会普遍遵循的新年礼俗,人们在道过旧年后重新获得生活时间,以相互 礼拜的方式庆贺新生。中国传统社会君臣百姓拜年有一定的规矩与次序,朝廷沿袭上古告朔之 礼,在元日举行盛大朝会,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贺,这是汉朝以来就有的政治传统。君臣度过 年节之后重新归于政治秩序中,并以臣僚拜贺方式再次确定君臣之义。因此官方重视新年团拜, 认为它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拜年主要是拜祖先、拜长辈、家庭成员互拜、拜贺亲朋乡 党耆老等。 迎春礼俗也是年节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冬尽森来的时节,人们迎来农历新年。自汉武 帝太初元年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以来,立春节气总在大年期间,迎新与迎春在年节礼俗中常常 合二为一,新年中充满了迎春礼俗。年节中的迎春礼俗主要表现在贴春联、尝新尝春、饮春 2.(3分)B【解析】“守岁礼成为全国通行的礼俗己经有两干余年的历史”有误。 3.(3分)D【解析】D项的做法属于拜年庆贺礼俗。 4.(4分)①先总说,后分说。先总说“过大年”分为辞年礼俗、团年与守岁礼俗、拜年庆贺 与迎春礼俗三大年节礼俗,再分别介绍其内容,富有层次感。②围绕“过大年”,以时间 为线索,分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个时间段展开说明,脉络明晰。(每点2分) 5,(4分)这首诗歌中人们用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高有代表性的春节活动来辞旧 迎新,(2分)表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新一轮岁 时生活的美好期待。(2分) 6.(3分)A【解析】“意在…英雄群像”有误。 7.(3分)B【解析】“华丽典雅”与原文语言特点不符。 8.(6分)①极端艰难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希望。最初父亲对于瞎眼狼、后来小狼对于瞎眼狼、 最后瞎眼狼对于父亲,都代表着生存下去的可能。(2分)②父亲思想深处有对生命的尊重 和悲悯,(2分)③狼对父亲有感恩之心。(2分》 9.(6分)①补充小说的情节,扩大叙事空间。如父亲将枪送给母亲,暗示了父亲后来会安然 脱险,②突出人物形象,如“我”对父亲投喂两头狼原因的询问,展现了父亲的人道主义 精神,③丰富小说的主旨,如对日本姑娘照片的描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儿子叫鱼皮冻 外卖的情节,暗示了下一代对革命精神的继承。④调节叙事节奏,使紧张气氛得到松弛, 避免了叙事的单调。⑤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我”表达对听“纯马靴”后半程故事的 喜爱,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 10.(3分)DHL【解析】本句句意:别人很有见识,能清楚地察觉细微的事物,提起开头 就能知道结尾,询问白色就能推知黑色, 11.(3分)B【解析】“谢”在文中指“拒绝”。 12,(3分)A【解析】“拙庵”是徐德敬的,并非宋獠所有。 13,(8分)翻译: (1)他不结交宾客,请别人办事也不通门路,自己给这间屋起了个名字叫“拙庵”。(句 意通顺2分,译出“不交”“号”各1分) (2)如今德敬居宫任职,处于高位,诵读古人之言并且用笨拙来自隐才能,这大概是对 天意机成吧?(句意通顺2分,译出“晦”“殆”各1分) 14.(3分)①作者用理论闲释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论证“人有所出必有所巧”,②先简单闸 释了对当下笨拙就一定对古代机敏,对欺作笨拙就一定对智慧机敏,对人事笨拙一定对 天意机敏,再列举了“苏秦、张仪在言辞上机敏却在大道上笨拙,孟子在出仕为官上笨 出却在做圣人弟子上机敏,晁错虽然号称智囊却在为自身打算上笨拙”的事例,论据充苑 分。(答出论证方法得1分,具体分析得2分) 15,(3分)D【解析】没有“议论”,“含蓄细腻”有误。 16,(6分)王诗先写女子赏春时的快乐,(2分)青青柳色使她触景生情,勾起她对远在边地 的丈夫的无尽愁思,(2分)最终有了因让夫婿求官而远离自己的悔悟之情。(2分) 17.(6分)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示例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示例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示例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18.(3分)①齐心协力②一帆风顺 ③大势所趋 19,(4分)回望历史,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培养军事、改治人才的革 命摇篮。 【解析】“展望历史”搭配不当,“国共两党”应放在“培养”前面,否则语序不当。 20.(4分)原句中的两个“一批批”间隔反复,强调数量众多。(2分)“一批批”修饰“热 血青年”可以突出表现热血青年们前赴后维奔赴黄埔学习救国:“一批批”修饰“革命军 人”可以突出黄埔军校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2分) 21,(6分) ①一是书写便捷 ②从上到下写右旁 ③竖弯钧不变 (每句2分) 22,(3分)因为依据“从左到右”的书写顺序,先写左点后写右点,左点由左上向右下顿斜 是为了箱短书写右点的距离,快速书写右点(2分):右点由右上向左下倾斜是为了缩短 书写下一笔的距离(1分)。 23.(60分)参考202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主题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内容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基 20分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础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等 级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表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分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基本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特征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等 20分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例子较好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显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本页是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十次高考适应性语文试题答题卡及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