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卷生物试题+答案 高三生物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生物 >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卷生物试题+答案
文档全文为 15 页,默认阅览 1 页,阅读全文请先下载!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测试卷 华中师大一附中生物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病毒和SRS病毒在感染人体时均识别肺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ACE2),起识别作用的关键 蛋白均为二者包膜上的$一蛋白,但二者的$一蛋白有部分氨基酸存在差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ACE2合成的基因不只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中 B.S一蛋白与ACE2的互相识别作用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S一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根据上述的科学研究推测,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功能也一定不相同 2.小肠上皮细胞是肠道内外环境的媒介,可以吸收营养物质,又是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消化、吸收、分泌等生物学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的一侧突起形成很多微绒毛,微绒毛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小肠上皮细胞内具有膜结构的有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C.细胞膜表面存在的某种膜蛋白可分解二糖,可推测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 D.小肠上皮细胞分泌Pg肠道溶菌蛋白时,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加 3.细胞质酸化是植物面临的生存威胁之一,液泡可对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这与液泡膜上 的质子泵(H-ATP酶)密切相关,H-ATP酶以ATP水解产生 转还置白X 的能量将泵入液泡,以维持胞质H平衡。下图为液泡膜 上H-ATP酶维持胞质pH平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P A.-ATP酶的作用是催化ATP水解、作为运输H载体 -ATP南 B.胞外进入细胞质基质的过程不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 C. 细胞外环境、细胞质基质、液泡液三者中,pH最大的 是液泡液 D.HH-ATP酶运输H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该过程影响H什运 输速率的因素有温度、02浓度等 4.为了研究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对生长发育的影 响,研究者做了以下相关实验:将长势相同的该植物幼苗 +3 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3 暗处理1h,再光照1h,测其干重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结 0 2623034368 温度℃ 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2°C时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24小时恒温26°C条件下,当光照时间超过4小时,该 植物幼苗能正常生长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 C.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加,C3的量 ▲一光后与暗处理的的重量变化 减少 D.将该植物放在H280的水中培养,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在体内发现(CH210) 5.幽门螺旋杆菌(H)能产生脲酶催化尿素分解形成氨和二氧化碳,因此若要检测某人胃内是 否存在H,常用14℃呼吸实验检测,受检者口服特殊的尿素(1C0(N2)2)胶囊,根据受检者 适宜且恒定、一昼夜恒温26°℃条件下,至少需要光照x小时以上,该番茄幼苗才能正常生长, 则有5x-1×24=0,可求出x=4.8h。B错误: ③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加时,光反应增强,产生的ATP和[H们增多,从而促进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但是二氧化碳固定形成的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不受影响,故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加时,C的量减少。 C正确: ④将该植物放在2180的水中培养,H280先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802,然后再通过光合作 用暗反应进入到有机物(C10)中。D正确。 故选B。 5、【答案】C 【解析】 ①脲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能够被蛋白酶水解失活。A正确 ②温度、pH会影响脲酶的活性,而尿素浓度的改变不影响脲酶活性。B正确 ③一定时间内产生1℃02的量与脲酶含量有关,与口服尿素含量也有关。尿素浓度不影响酶活性, 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错误 ④外出聚餐可能会增加即的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①由图示可知,上述细胞调亡不只是由四种基因调控并通过特定程序诱导的细胞死亡,A错误: ②图中显示EGL-1的存在解除了CED-9对CED-4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了CED-3的生成,促进了 细胞凋亡,即细胞内EGL.-1、CED-3等的含量增加会激发细胞调亡过程,B正确: ③用某种药物来抑制CED-9基因的表达,则CED-9对CED-4的抑制作用减弱,进而促进了CED-3 的生成,促进了细胞调亡,因而细胞调亡过程可能会加速,C错误: ④在严重病理性刺激下,细胞正常代谢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不正常的死亡,对机体有害,不属 于细胞调亡,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①细胞分裂一次经历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由题意可知,由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到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时间上等于一个周期,时间为13-3=10h:A正确。 ②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是DNA,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段是DNA复制的 时段,即有丝分裂间期,根据题意可知,B点进入分裂期,E点进入第二次分裂的分裂期, 故AB段和DE段属于间期,DNA的稳定性最低:B正确。 ③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增殖1次,100%的细胞被标记,以后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 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所以被标记细胞比例会逐渐减少。G时,由于 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被标记的细胞数目也会逐渐减少。C错误。 ④图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原因是着丝点已分裂,细胞一极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图甲分裂 状态位于图1的CD段:D正确。 8、【答案】D 【解析】 ①Cas2切下】个DNA片段的过程中,需要切割DNA片段的两侧,而DNA是双链结构,共破 坏4个磷酸二酯键,A正确: ②由图可知:当细菌再次遭遇同种噬菌体时,由CRISPR位点转录产生的crRNA便会将另一 种核酸内切酶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涉及RNA与DNA的结合,与mRNA与DNA模板链的结 合的机理类似,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B正确: ③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相当于基因重组,会随若细菌DNA的复制而复制,C正确 ④对比两图可知,crRNA是由切下的噬菌体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后转录形成的,其模 板链最初来源于噬菌体DNA,但其翻译产物不是Cas9,Cas9是由细菌基因组中Cas9基因转 录翻译形成的,D错误。 9、【答案】C 【解析】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复制后,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各保留了一条 亲代DNA分子的模板母链 ①亲代与子一代的结果不能说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也可能是分散复制,A错误: ③若用DNA酶处理子一代DNA后离心,则DNA分子被水解为核苷酸,因而没有沉降带,B错误: ③子二代DNA分子中全部含有IN,一半DNA都是IN,另一半DNA中一条链为1N,另一条链为 5N,C正确。 ④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所以不可用噬菌体代替细菌进行上述 实验,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A.①②③④都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A错误 B.转录形成的RNA都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有功能的成熟的RNA分子,B正确 C.过程A是DNA分子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为A-T、T-A、C-G、G-C。B为转录,碱基互补 配对关系为A-U、T-A、C-G、G-C,两者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根据肽链的长短可知,图中C过程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a→b,D错误。 11、【答案】C 【解析】 ②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 ②将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进行杂交,F,代果穗的形态介于两者之间,F2代有1/64像玉米, 1/64≈(1/2)3×(1/2)3,1/64像墨西哥类蜀黍,1/64≈(1/2)3×(1/2)3,说明F1产 生的雌雄配子均为23种,可推出果穗的表现型相关的等位基因数有3对。B错误 ③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墨西哥类蜀黍的种群中会发生可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进 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性状,优良的性状通过农民的选择性种植被保留下来,不断地积累,使 相应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最终进化成现代玉米。C正确。 ④人为的选择育种所获得的性状不一定更适合自然环境。D错误。 12、【答案】B 【解析】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与肺部和肾脏功能的异常有关,因此两种器官与内 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故A正确。由题干可知,脑卒中忠者血浆渗透压会升高,而抗利 尿激素分泌增加会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故B错误。血液中含氧不足会引起机体呼吸加深加快, 造成肺通气过度,使C02大量排出,造成血浆pH升高,故C正确。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因为血 浆中HCO丢失过多,因此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以补充血浆中的HC0,纠正酸碱失衡的状态, 故D正确。
本页是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卷生物试题+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