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高三理科综合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理科综合 > 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答案
全文共 14 页,默认阅读 1 页
202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中有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蛋白质 B,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C,突触后膜上存在能使信号转换的蛋白质 D.浆细胞可以产生与某种抗原结合的蛋白质 2.每项实验都有实验原理作为依据,表中实验原理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 实验原理 通过台盼蓝染液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提取的色素 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存在差异 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被拉向两极 用预冷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95%) 细胞中的不同物质在酒精溶液中溶解 D 粗提取DNA 度有差异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众多的非遗技艺传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斑铜制作技艺在铜中掺杂金、银等金属,斑铜的培点比纯铜低 选项 实验日的 实验设计 B。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利用酒和水的密度不同,蒸馏提高酒精度 C,传统棉纺织、蚕丝制造技艺中的棉、丝主要成分相同 A 提高KMnO:溶液的氧化性 用草酸酸化KMnO4溶液 D.木版年画制作技艺使用的靛蓝、赭石等颜料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B 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的NaCO,溶液,静置分液 有机化合物丙具有镇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检验碳酸钠中是否混有亚 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硫酸钠 Ba(NO,h溶液中,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验证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 D 将木炭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红棕 可以氧化碳单质 色气体 12.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核磁共振氢谱共有10组吸收峰 A.22.4L光气(C0Cl2)所含分子数为N B.0.1 mol Cu(HO)4S0,·H0品体中G键数目为1.8N B,乙和丙相比,乙的沸点更高,水溶性更好 C。电解1L饱和食盐水,pH=13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05N C.Imol丙最多可以和Imol NaOH反应 D.2mL5ol·L的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后制得硅酸胶体,胶粒数为0.01N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甲中含有碳碳双键 13,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全碱性多疏化物一空气液流二次电池工作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Agl沉淀中加入0.1mol·L'NaS溶液 电源/负载 2Agl(s)+S*(aq)=Ag2S(s)+21 (aq) B.向NaAlO,溶液中通入过量CO, 电极A 电极B AlOz +CO2+2H2O=Al(OH)s+HCOS C.乙酰胺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H;CONH2+OH△,CH,COO+NHt D.向CS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溶液变为绿色 Cu"+2Cl=Cu+Cl2t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元素的简单氢化物能与其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盐: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只有8种运动状态:Z为短周 期金属元素,其简单离子的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基态W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6 A.连接负载时,电极A为正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连接负载时,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S一2e一S: A.第一电离能:X> Y> Z C,连接电源时,电路中每通过2N个电子,生成NaOH的质量为80g B.键角:XY5> XY D.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W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 D.X和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前者更易液化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闭在容器中,其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己知A→C是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绝热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1916年密立根通过测量 B。C一B过程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遏止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v,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验证了光电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C.B→A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上分子撞击次数增多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C一B一A,完成一次完整循环的过程气体对外做负功 0 A,只要入射光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19。玻璃球中的气泡通常看起来都特别明亮,如图甲所示。若某玻璃球中心有一球形气泡。 B,遏止电压U。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其中一细光束从玻璃球表面的A点射入玻璃球后照射到空气泡 C,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同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 表面上P点,在P点反射后到达玻璃球表面的B点。细光束在P点的入射角0=60°, D.光电效应现象表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AB两点的距离为d。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 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擦黑板的过程中,对质量为m的黑板擦施加一个与竖直黑板面成 多次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角斜向上的力F,使黑板擦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细光束在P点发生全反射 不计空气阻力,则 B.细光束在B点发生全反射 A。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g C,细光束从A点传播到B点 Fsin 的时间为3d B.黑板对黑板擦的作用力大小为V(g)+(Fsin) c D.细光束从A点传播到B点 C.若突然松开手,松手瞬间黑板擦的加速度大小为F©os日 用 的时间为2v3d 3c D、若突然松开手,松手后黑板擦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如图所示,有一平行于abc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a、b、c三点电 2g 某科幻电影中出现了一座在赤道上建造的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如图所示。若 势分别为2V,12V、6V,己知ab的距离为5cm,ac的距离为2√2cm, 太空电梯成为可能,宇航员将可以乘坐电梯到达特定高度的空间站。地球的自转不能忽 ac和ab的夹角为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略且地球视为均质球体。若“太空电梯”停在距地面高度为力处,对“太空电梯”里的 A.电子从a点移动到©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字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电子从a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A.若方=0,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C.电场强度的方向从c点指向a点 D.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00V/m 7.9 km/s B,h越大,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线速度越小 21。同一均匀介质中有M、N两个波源,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1=1s时刻的波形 C,h越大,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 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波源N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h与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相同时,宇航员处 y/cm 于完全失重状态 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由距离0点0.4R处的P点沿着与PO连线成8=30°的方向发射 速率大小不等的电子。己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不计电子的重力且不考虑电 子间的相互作用。为使电子不离开圆形磁场区域,则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A.JeBR B. √29eBR 10m 10m A.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都为4ms (5-2V3)eBR X PX-0 XX B.波源M比波源N晚振动的时间为0.75s C. 2leBR D. 40m 5m C.x=0处的质点在1-2.25s后的振幅为2cm XX D.x=0处的质点在1-3s时的位移为2cm
本页是云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