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3V试卷,这里是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三理科综合 高三 高中学段!
当前位置: > 高中学段 > 高三 > 高三理科综合 >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文档全文为 29 页,默认阅览 1 页,阅读全文请先下载!
2023届5月质量监测考试 理科综合 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Smm属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一12N一140一16C1一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B.真核细胞内通过囊泡进行的物质运输,内质网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硅尘能破坏溶磚体膜,使其合成的水解酶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2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活性中心是可变的,在酶与底物结合之前,其空间结构与底物 不完全互补,在底物诱导下可出现与底物吻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如图1所示。 为验证该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简称$酶)进行研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 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活性中心位置相同,实验过程如表1所示。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组别 实验操作 甲组 用酶s直接催化CTH的水解 酶S和CTH反应完成后,过滤去除产物和剩余底物, 乙组 底物 再催化CTH水解 活性中心 丙组 用酶$直接催化CU的水解 酶S和CTH反应完成后,过滤去除产物和剩余底物, 丁组 们与底物结合 再催化CU水解 图1 表1 A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时,为底物转化成产物提供了活化能 B.S酶与CTH和CU两种底物结合的活性中心位置相同,说明S酶没有专一性 C,若甲组的水解速率和乙组的无显著差别,则支持诱导契合学说 D.若丙组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丁组的水解速率,说明在底物诱导下酶出现的与底物吻合的互补 结构,在完成酶促反应后不可恢复 2023届5月质量监测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 7.C解析:活性碳不能杀菌,故A错误;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 O、N、S、P等,故B错误: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欲积 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故C正确:铝制容器不能成放酸性、碱 性或咸的食品,故D错误;故选:C。 8.A解析:聚己内酯属于高聚物,端基团为羟基,则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故A正确:己内酯 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己内酯属于环状化合物,与乙酸乙酯不 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己内酯和甲酵发生上述反应生成聚己内酯,故D错误;故选:A 9.B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滴加H,O,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最终消失得到澄清溶液,故A 错误:碳酸钠与硫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钠,滴加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生成硫 酸钡,固体粉末不能最终消失,故B正确:铜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滴加氯水,将氯化亚铁转化为 氯化铁,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C错误:二氧化硅与稀盐酸不反应,滴加NF溶液 反应生成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固体最终消失得到澄清溶液,故D错误:故 选:B。 10.A解析:C0的摩尔质量为28gmol,1个C0所含的质子数为14,N0,的摩尔质量为46mol, 1个NO,所含的质子数为23,两者摩尔质量与质子数之比均为2:1,则1gC0和NO,的混合气体 中所含质子数为0.5N,故A正确: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共价键的数目,故B错误:铜与足 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氣化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转化,则无法计算生成气 体的分子数,故C错误;氯气通人水中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N (HCIO+NCIO)=W(CI),故D错误;故选A。 11.C解析:A、B、C、D为短同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结合其形成的化合物I可知 A,B、C、D分别为H、B、O、Na:化合物I中含有过氧键,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杀菌, 故A正确;化合物D,C和D,C,分别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B 正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水的沸点最高,故C错误:阴酸为弱酸,其钠盐促进水的电离,故 D正确:故选:C 12.B解析:放电时,左侧池为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c(CN)+c=F©(CN),故A正 确;充电过程中,右侧池为阴极,电极反应为4H,O+Fe,O,+2e-=3F(OH),+2OH,故B错误;放 电时,右侧池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3F©(OH),-2e+2OH-Fe,O,+4H,0,同时左侧池中的氢氧根 离子经过PBI膜进人右侧池,氢氧根离子数目不变,但是生成水,右测池溶液的pH减小,故C 正确;充电过程中,右侧池为阴极,左侧池为阳极,电流的方向为电源→碳毡→PBI膜→+碳毡 Ⅱ→电源,故D正确:故选:B。 13.B解析:KHA)=1.0×10,0.1molL的HA溶液中c(H)√10×0.1=103molL,则pH约 为3,故A正确;由图可知,K=c(C)×c2(A)=10*×(102)=1014,其数量级为10B,故B错 误;滴定过程中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2(Ca)+c(H)=c(CI)+c(A)+c(OH),且溶液均显酸性, 则2c(Ca)< c(CI)+(F),故C正确:滴加过程中有沉淀,则2(Ca)(C),利用电荷守恒可知, 则:c(H)> c(A+c(OH):若未生成沉淀,2c(Ca)=c(CI),则:c(H)=c(A+c(OH),D正确:故 选B。 (15分)(1)2Na+6Fe+4S0,+12H,0=Na,Fe(S0).(OH)2+12H(2分) (2)将Fe氧化为Fe(1分)Al(OH,和Fe(OH,(2分) (3)MnS+Cu2==CuS+Mn(2分】 该反应的 K,(CuS)6×10.5x10,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2分) K,(MnS)_3×10ro (4)2×102(2分)】 (5)使胶体转化为沉淀,使沉淀更充分,同时便于沉淀分离(2分) (6)蒸发结品(蒸发浓缩结品)、趁热过滤(2分) 解析:(1)“脱钠、钾”时,钠元素转化为Na,F(SO,).(OH)2沉淀,则除钠元素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6Fe+4S0+12H,O-Na,Fe,(SO)(OH)+12H (2)“氧化除杂”时,控制溶液的pH=5.0,H,O,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 AI(OH)和Fc(OH) (3)“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S+Cu“=CuS+Mn“,由于该反应的一 K.(MnS) K (Cus) 6×10:5x10”,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可以进行到底。 3×10e (4)“脱钙、镁”时,Ca沉淀完全时,Mg也沉淀完全,c(F) Kp(CaF:】 109 =2×102mo-L'。 (5)“除氟”时,原理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氟离子而除去,加人絮凝剂的目的是加快沉淀 速度,使沉淀更充分,同时便于沉淀分离。 (6)“除氟”后的溶液中得到高纯硫酸锰的方法是蒸发结品、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14分)(1)+3(1分) 防止Fe水解(1分】 (2)H,S0.(1分) (3)水浴加热(1分)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F(CN),溶液,未出现蓝色沉淀(2分) 除去过量的H,0(2分】 (4)2FcC,0,·2H,0+H,0,+3K,C0+H,C,0=2 KFe(C.O]+6H,0(2分) 降低KF©(CO)]3H,O的溶解度,使其析出(2分) (5)密封,避光放置于阴凉干燥处(2分) 解析:(1)KF(C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I中先加HSO,后加水的原因是防止Fc 水解。 (2)Ⅱ去除可溶性杂质主要是HSO, (3)Ⅲ中反应温度为40℃,则最好的加热方式为水溶加热,证明不需要继续滴加H,O,溶液的方 法是检验溶液中没有Fc,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F(CN),溶液,未出现蓝色沉 淀,加热溶液至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HO2。 (4)I中FeCO.·2H0、HO2、K,CO.和HCO,反应生成K,[Fe(C,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0·2H,0+H0+3K,C0,+HC0,=2K[Fc(C,0,]+6H0,加人95%的乙醇的作用是降低 KF©(C,O】3H,O的溶解度,使其析出 (5)由于K,Fe(C,0)]·3H,0在110℃下失去三分子结品水而成为KF(C0),230℃时分解, 对光敏感,光照下即发生分解,则三草酸合铁酸钾品体的保存方法是密封,避光放置于阴凉干 燥处 (14分)(1)能(1分)
本页是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pdf文档下载及预览页面。
预览的内容是经过转码压制后的图片文件,如果您想离线阅读或打印请下载。
pdf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联系本站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共享,无法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在我们在逐步建立一个所发布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上有一定难度,可能有诸多瑕疵,下载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